为积极破解“摊贩要生存”和“城市要管理”之间的矛盾,进一步激发城市活力,缓解就业压力,释放消费潜力,近年来,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精准施策做好“放管服”文章,有效引导摊档规范有序经营,全力让人间“烟火气”与城市“文明风”并肩同行。
一是有序“放”,合理布局推动烟火气息回归。坚持“疏堵结合、科学设置、便民利民”工作原则,在选址规划上结合群众需求,合理规划经营区域,统一规范摊位设置,明确摊位经营种类。在以清和市场作为试点的基础上,逐步向振兴市场、东二街等重点区域增设自产自销点、便民摆卖点和爱心摊位,最大限度发挥对“地摊经济”的吸纳能力,重点扶持贫困户、失业人员、残疾人等生活困难群体和农民参与摆摊创业,解决就业难题。截至目前,中心城区已规划设置各类便民摊位17处共680个,安置各类经营户1000余户,实现1500余人自主就业,最大限度释放“地摊经济”稳就业、促发展的作用。
二是科学“管”,自治善治推动有序规范经营。在“地摊经济”管理上,摆脱之前“一管就死、一放就乱”的老路,在规范地摊管理上更加精细化、人性化。按照“一区域一方案”,科学制定《便民摊点管理制度》《自产自销临时摊位管理办法》,与摊主签订管理承诺书,鼓励摊主加强“自治”,做到“摊走地净”。结合群众需求做好重点规划,根据夏季6至9月消费的旺季时机和群众的消费特点,合理延长便民摊位开放时段,促进延时消费。加强城市管理、食品监管、交通、公安等职能部门的联动配合,建立快速应急处置机制,协同监管,积极纾解便民摊位的各类经营问题,为“地摊经济”繁荣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
三是柔性“服”,纾困解难助力健康良性发展。践行城市管理“721”工作法,切实贯彻柔性执法的工作理念,变“执法”为“服务”,先后26次组织摊主开展座谈交流,细致讲解管理细则、摊点设置规范等,仔细听取意见建议,详细了解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,不断完善规章制度,切实解决摊主关心、关切的问题。同时,针对占道经营等轻微违法行为,灵活运用自我管理、说服教育、劝导示范等手段,引导摊主自觉纠错整改。2023年以来,已组织开展1000余次日常巡查,教育、劝导轻微违法行为270余起,有力促进“地摊经济”健康良性发展。